5月25日8时40分,一列满载汽车配件、液晶显示板、铝电池原材料等货品的X8157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开出,奔向波兰马拉舍维奇。至此,2013年起步,2016年统一品牌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9万列。“9万列”背后,是密密麻麻的行驶轨迹——总里程超7亿公里。在中国,时速120公里图定中欧班列运行线已达87条,联通境内122个城市,拥有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同江北六大口岸。在境外,西、中、东三条运输主通道日益成熟,外加跨里海、黑海的南通道新径路,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3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9万列”背后,是日复一日的货物往来——超870万标箱、总货值超3800亿美元。李沛,西安国际港站值班站长。十余年前,西安首趟中欧班列经由他编组发出,如今第9万列中欧班列由他组织装运。这十余年,李沛亲身见证了中欧班列货物的变迁:以前,货品主要是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IT产品,后来逐步扩大到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日用百货、食品等。如今,中欧班列运送的货物达53大类5万余种。不仅如此,邮政物资、木材、茶叶、食用油、冰淇淋、新能源汽车专列等定制化班列也广受欢迎。2016年,中欧班列年运输货值仅有80亿美元,2023年攀升至567亿美元,钢铁驼队“金火车”的带货能力越来越强。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茶企通过中欧班列实现出口贸易,拓宽海外市场。4月26日,广西梧州市举行“梧州六堡茶”走进欧盟中欧班列启动仪式,首批50多箱梧州六堡茶将在深圳搭乘中欧班列,走进法国市场。
据了解,此次梧州六堡茶通过中欧班列走进法国,将在里昂亚洲文化节上参展。同时,梧州市茶业商会将在当地举办六堡茶专场推介会,宣传推广梧州六堡茶文化,提升梧州六堡茶在欧洲市场的知名度和六堡茶文化输出,进一步拓展欧盟茶叶市场。

湖北茶叶已是“熟面孔”了,2023年湖北红茶出口均价33.5美元/千克,较上年增幅达102%,领涨全国。乌龙茶出口量为713吨,出口额为812万美元,同比增长了375.5%和367.7%。且均价同比跌幅最小,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今年1月30日,第一批22吨货值30万元的泸州大宗茶通过中欧班列,运到了乌兹别克斯坦。没有开通中欧班列前,只能通过汽车将货物先运到新疆,再从新疆通过汽车运输的方式运往乌兹别斯坦。这种方式运输时间长,需要一个月左右,而通过中欧班列运输只需14天。更重要的是,中欧班列运输成本比货车运输成本低30%左右。

十年循环往复、昼夜穿梭,中欧班列的发展大大促进国际经贸连通性,为沿线地区和世界带来满满的贸易机会和发展机遇。重庆,不靠海不沿边,依托中欧班列逐步发展成为对外开放新高地,外向型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郑州,中原腹地,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让这里商贾云集,无数外贸企业“乘网出海”。义乌,乘着中欧班列的东风,实现从“买卖全国”到“买卖全球”的转型升级。德国杜伊斯堡港,吸引了上百家物流企业落户,增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波兰马拉舍维奇口岸站,业务量成倍增长,经济发展后劲更足。“9万列”是新的台阶,也是新的起点。迈进新的金色十年,中欧班列开启新一轮提档升级——增强时效!当前,中欧班列中国境内段日运行里程可达1600公里、境外段可达1000公里,单列平均运量较开行之初提升34%,中国与欧洲间铁路运输时间较开行之初普遍压缩5天以上。今年以来,西安至德国杜伊斯堡、成都至波兰罗兹等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稳定开行,全程运输时效较普通班列大幅压缩,已累计开行258列,受到客户青睐。提升服务!国铁集团积极应用北斗卫星定位、5G技术,保障中欧班列安全稳定运行。成立中欧班列客服中心,上线中欧班列门户网站,打造“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7×24小时为全球客户提供联运单证处理、货物追踪、专业客服等基本服务。越开越多,越开越密,越跑越好。2020年5月起,中欧班列已连续48个月单月开行数量保持在千列以上,开行万列所需时间由开行之初的90个月缩短为现在的7个月。未来,中欧班列还将朝着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加安全的方向不断“升级”,让古老丝绸之路持续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