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会的会员由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组成。
二、申请加入本会的会员须具备如下条件:
1. 拥护本团体的章程;
2. 有加入本团体的意愿;
3. 在本团体的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4. 有良好的诚信、契约与合作精神;
5. 愿意为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并承担更多社会任。
三、会员入会的程序是:
1. 提交入会申请书;
2. 经理事会讨论通过;
3. 理事会闭会期间,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4. 由理事会或理事会授权机构发给会员证。
四、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1. 本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 参加本团体的活动;
3. 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4. 对本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5. 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五、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1. 遵守本团体的决议;
2. 维护本团体的合法权益;
3. 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4. 按规定交纳会费;
5. 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本团体,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七、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八、个人会员仅限本会邀请。
2025年1月8-10日,第四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在三亚成功举办。本届大会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主办,海南世信国际会展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技术转化和产业发展分会、海南英特斯克尔国际种业科创有限公司承办。
会议得到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拜耳(中国)有限公司、河南省豫煌种业有限公司、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知农业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赞助。
精彩内容
2025年1月8-10日·三亚
01
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代表会议
2025.1.8
1月8日,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第四次代表会议顺利召开。大会主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翟虎渠,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陈温福、许为钢、康相涛、柏连阳,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邓兴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黄季焜,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其长,非洲科学院院士贾银锁,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任长忠,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朱健康,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河北农业大学校长赵建军,河南农业大学书记李成伟,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张强,西南大学校长王进军,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操海群,北京农学院校长段留生,天津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金天明,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苟小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牟锦毅,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刘作凯,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黄正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常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张铁龙,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余庆辉,内蒙古农牧科学院院长路战远,宁夏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罗成虎,新疆农垦科学院党委书记魏建军,海南大学副校长曹兵,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开昌,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汤浩,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洪武,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李新海,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中国)主任谢建民,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助理总干事王韧,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原书记贾广东,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首席专家刘娣,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赵久然,利马格兰中国集团事务总裁张颖,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舍刚,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才文等嘉宾出席。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致辞,大会执委会主任李立主持会议并作相关工作汇报。
会上,陈温福院士宣读了本次会议审议通过的14位新增与调整副主席名单,谢华安院士作总结发言。
▲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致辞
▲ 大会执委会主任 李立 主持
▲陈温福院士宣读新增副主席名单
新增副主席名单
▲ 新增副主席颁发证书
▲谢华安院士总结发言
会议同期,对2024年度“十百千万”农业新质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合作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战略合作伙伴单位拜耳(中国)有限公司、科迪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物科学亚洲协会北京代表处、上海沪试实验室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感谢,同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学院举行“职”面未来-大学生风采大赛启动仪式。
“十百干万”农业新质人才培养工程(简称“十百千万”工程)是由我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河南科技学院等8所首批高校,于2023年1月4日共同启动的大型公益项目。
“十百千万”工程的目标是从包括但不限于种业、畜牧、植保、土肥、农机、智慧农业、节水、加工、流通、投资、金融、国际贸易等专业入手,用10年时间,分批邀请100家领军企业作为发起或战略合作单位,同时广泛邀请业界卓越领袖积极参与,年均安排1000名高管或专家担任校外专业导师,通过学生自愿申请,双向选择、一对一结对方式,重点培养10000名学生,期望在20-30年后,这10000名学生中能涌现出200-300名优秀的农业科学家或企业家,其中培养出3-5名可能改变中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进程的特殊人才。
2024年, “十百千万”工程与高校共同组织了“高管进校园”、“师生面对面”、“高管大讲堂”、“校企合作恳谈会”、“定向校招”、“‘职’面未来大学生风采大赛”等活动,深化了高校与行业领军企业间的沟通机制,为推进校企合作及成果转化提供新平台、新机遇。
▲“十百千万”工程2024年度重点合作单位
▲“十百千万”工程战略合作伙伴单位
▲“十百千万”工程“职”面未来-大学生风采大赛启动仪式
02
种业论坛
2025.1.8-10
主论坛
1月9日,大会开幕式和主论坛在三亚红树林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大会常务副主席、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大会执委会主任李立主持大会开幕式、第十三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仪式和主论坛。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王祺扬致辞并宣布大会开幕。大会主席、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翟虎渠、海南省科协党组书记许振凌、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致辞。
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昌垂,中国种子协会张延秋会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松林,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科索拉波夫·弗拉基米尔,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塞苏耶夫·瓦西里,匈牙利科学院院士阿科斯·梅斯特哈齐,伊朗科学院院士艾斯迈利扎德·科什科饰·阿里,海南省科技厅副厅长许江,三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范维正,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名誉董事长李登海等嘉宾出席。
开幕式结束,胡培松院士,张启发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CIMMYT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何中虎,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塞苏耶夫·瓦西里分别聚焦籼粳杂交稻研究进展、为人类和地球的健康发掘稻米的营养宝藏、非洲大豆生产、小麦品质育种进展与展望、黑麦等进行学术分享和探讨。
▲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王祺扬致辞并宣布主论坛开幕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名誉会长、大会主席 翟虎渠致辞
▲海南省科协党组书记 许振凌致辞
▲中国种子协会会长 张延秋致辞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执委会主任李立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主持袁隆平科技奖颁奖仪式
▲大会常务副主席、中国作物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主持主论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培松
▲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张启发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菲利克斯·达帕雷·达科拉
▲CIMMYT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 何中虎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塞苏耶夫·瓦西里
开幕式上,第十三届袁隆平农业科技奖颁奖仪式举行,隆重表彰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胡培松,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等10位对农业科技创新、粮食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国内农业专家和工作者获此奖项。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理事长袁定江宣读获奖名单。
▲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励基金会理事长袁定江宣读获奖名单
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陈温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教授)
胡培松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钱前
(中国科学院院士,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
周清明
(湖南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校长,教授)
余应弘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
罗闰良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原党委书记、主任,研究员)
李莉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曾建新
(长沙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彭 甦
(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副主任)
李继明
(大美龙江种业创新中心主任,研究员)
▲获奖人员合影
一稻济世,温暖天下。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袁隆平院士年度科学奖,为表彰他在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方面取得的卓越成果。这次获奖也让他做了一个决定,将奖金全数捐出,设立“袁隆平农业科技奖”,以表彰那些为消除饥饿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从1994年首次评选至今,目前“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已经进行了13次评选。
刘旭 院士
钱前 院士
康相涛 院士
范维正 副市长
贾广东 书记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科索拉波夫·弗拉基米尔
分论坛1: 现代农业高峰论坛
现代农业高峰论坛由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何昌垂,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校(院)长 张强、大北农集团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大北农创种科技常务副总裁李军民主持。
现代农业领袖是农业发展的引领者,推动者和贡献者,18位中外农业领袖围绕抗逆品种培育、农业产业发展、 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种业科技攻关、种质资源利用数字技术应用、农业食物系统转型、种业振兴及粮食安全作了主题发言,研判种业新形势、新任务,建良言献良策,强化责任担当。
▲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副总干事、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昌垂主持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校(院)长张强主持
▲西南大学校长 王进军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牟锦毅
▲宁夏农林科学院党组书记 罗成虎
▲大北农集团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大北农创种科技常务副总裁李军民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农业大学校长 邹学校
▲中国工程院院士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书记 柏连阳
▲中国工程院院士 河南农业大学研究员 许为钢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 黄季焜
▲北京大学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邓兴旺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中国)国家联络科学家 菲利普·基尔
▲科迪华亚太区玉米研发总监&中国区研发总监 Bill Wilson(线上)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院长 路战远
▲海南大学副校长 曹兵
▲ 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原所长 樊胜根
▲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金天明
▲河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李成伟(孙忠科教授代讲)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孙洪武
▲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 郑文新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常宏
分论坛2: 水产种业论坛
水产论坛由海南省种业实验室承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担任本次论坛主席并致辞,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许江,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李芸分别为论坛致辞。海南省种业实验室执行主任骆剑主持。麦康森院士、桂建芳院士、包振民院士、刘少军院士和陈松林院士等12位国内外知名院士专家,围绕“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展开了深入探讨,共谋蓝色经济创新发展,为推动水产种业振兴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包振民 致辞并作报告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许江致辞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李芸致辞
▲海南省种业实验室执行主任 骆剑 主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桂建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 麦康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 陈松林
▲ 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少军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原所长 殷战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副主任 栾生
▲厦门大学教授 徐鹏
▲西南大学水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李云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教授 胡晓丽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黄倢
▲海南大学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教授 谢松光
分论坛3: 2025中国生猪数智育种论坛
2025中国生猪数智育种论坛由广西大学、中国-东盟生猪产业创新联盟联合主办,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马为红,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博士后刘正旭主持,来自国内领域内10名科学家就生猪育种技术与实践交流探讨。
▲ 论坛现场
分论坛4: 大豆论坛
大豆论坛由河南豫煌种业有限公司赞助,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南繁研究院研究员韩天富任论坛主席并致辞。海南大学南繁学院(三亚研究院)院长李海燕教授和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张淑珍教授主持。9位大豆相关科学家就大豆育种技术、功能基因组与设计育种、抗逆性鉴定技术、大豆育种技术体系构建、大豆种业“走出去”实践和潜力、种业创新与贸易协同等分享新技术、新理念,探讨交流,共谋大豆技术和产业发展。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南繁研究院研究员 韩天富致辞
▲中国工程院院士 盖钧镒(线上)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助理、大豆种子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田志喜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 杜吉到教授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湘湖实验室生物种业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袁凤杰
▲吉林农业大学大豆中心主任 魏健教授
▲Seifeldin Elrayah Ibrahim Mohamed
苏丹农业研究组织油料作物研究中心研究员
▲河南省豫煌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亚南
分论坛5: 生物育种技术论坛
生物育种技术论坛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担任论坛主席并致辞。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苟小红和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王琴芳主持。来自国内外生物育种技术领域的12位种业大咖就生物育种技术最新研究进展、育种创新与探索等作专题分享。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游艾青致辞并作报告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院长苟小红主持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秘书长王琴芳主持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顾问 朱健康
▲先正达集团中国首席科学家 谢旗
▲德国弗赖堡大学生物学院首席科学家 Palme Klaus
▲ 江苏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吴传万
▲浙江大学植物精准育种研究院院长 张天真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 章元明
▲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李传友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副所长,研究员 胡茂龙
▲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 SHAHZAD MUNIR
▲北京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 安喜榜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研究员 齐永文
分论坛6: 国际种业科学家论坛
国际种业科学家论坛邀请来自俄罗斯、荷兰、澳大利亚、缅甸、新西兰、越南、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等10个国家的14位外籍院士及科学家,聚焦种业科学和源头创新,共同探讨国外农业发展现状,及当前与未来面临的挑战,粮食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宏大主题。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中国)主任谢建民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基因组所高级顾问、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助理总干事王韧主持论坛。
▲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中国)主任 谢建民主持
▲联合国粮农组织原助理总干事 王韧主持
▲联邦东北H.V.罗德尼茨农业科学中心所长 乌斯久日昂宁·伊戈尔
▲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立农业大学副校长 Abduvasikov Abduaziz Abdulazizovich
▲ 匈牙利科学院院士 匈牙利非营利性禾谷类作物研究公司顾问 Akos Mesterhazy
▲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科索拉波夫·弗拉基米尔
▲伊朗科学院院士 克尔曼沙希德·巴霍纳尔大学动物科学系教授 Esmailizadeh Koshkoih Ali
▲越南种子贸易协会主席、越南太平省种子集团公司董事长 TRAN MANH BAO
▲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市场负责人
Antonia Miller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植物育种系主任 Guusje Bonnema
▲ 缅甸农业与灌溉部农业研究院主席、董事长
NAING KYI WIN(耐基温)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中西伯利亚分院植物园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 巴纳耶夫· 叶甫盖尼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首席研究员 柳青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中西伯利亚植物园首席研究员 托莫谢维奇·玛丽亚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研究员 郑泗军
▲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中西伯利亚植物园生物技术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埃尔斯特·安娜
分论坛7:水稻论坛
水稻论坛由一知农业咨询(北京)有限公司赞助,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联合主办,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育红致辞,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汤浩和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余应弘主持。来自水稻领域的10位科学家围绕水稻种业领域技术和应用探讨与交流。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出席。
▲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育红致辞
▲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 汤浩主持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余应弘主持并作报告
▲国际水稻研究所中国办事处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郑晓明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研究员 林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作所书记、所长 杨杰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所长研究员 郑文静
▲ 一知农业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 阙旭强
▲广西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研究员 吕荣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保生物技术中心主任 宁约瑟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 魏鹏程
▲岑巩县农业农村局农业项目服务中心正高级经济师 代国权
分论坛8: 麦类论坛
麦类论坛由河南科技学院联合主办,河南科技学院校长阚云超任论坛主席。河南科技学院副校长胡铁柱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勇主持。国内外11位麦类种业科学家就小麦育种创新、抗性育种、麦类基因挖掘与利用、育种方案设计、体系建设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与分享。
▲河南科技学院副校长胡铁柱主持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志勇主持并作报告
▲河南科技学院教授 茹振钢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CSIRO)分子遗传和植物抗病团队首席科学家 Evans Lagudah
▲ 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荣誉院长 任长忠
▲匈牙利非营利性禾谷类作物研究公司顾问,博士 JANOS PAUK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小麦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 孔令让
▲河南科技学院教授 欧行奇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小松田隆夫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维军
▲ 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副教授 Takele Weldu Gebrewahid
▲云南农业科学院副教授 Hafiz Ghulam Muhu Din Ahmed
分论坛8:玉米种业论坛
玉米种业论坛由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赞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主办,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久然担任论坛主席。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杨国航致辞。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赵久然主持。来自国内外的19位玉米种业科学家和企业代表,就玉米种业新技术、新形势作了深入研讨,为合力推动玉米和大豆种业振兴集思广益。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 杨国航致辞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首席科学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赵久然 主持并作报告
▲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严建兵主持并作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 李新海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赖锦盛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陈化榜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首席专家 王海洋
▲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 汤继华
▲Babar Ijaz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
▲未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魏友伯
▲浙江大学教授 沈志成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源所所长 赵涵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 王振营
▲北京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玉米研究所副所长 王元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张中保
▲先正达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吕建
▲河南现代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丽红
▲北京奥瑞金农业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CEO) 颜卫彬
分论坛9: 智能育种与种业装备论坛
智能育种与种业装备论坛由青岛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联合主办,青岛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主席尚书旗和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朱艳担任论坛主席并主持。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致辞。21位智能育种与种业装备相关的科学家围绕智能育种前沿技术发展及种业装备作专题分享和探讨。
▲青岛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田间试验机械化协会(IAMFE)主席尚书旗主持并作报告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朱艳 主持并作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杨其长 主持并作报告
▲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植物生理学教授 何塞·路易斯·阿拉乌斯·奥尔特加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 李慧慧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副院长 夏志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大数据挖掘研究室主任 崔运鹏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博士 胡伟娟
▲英国洛桑实验站教授 Malcolm Hawkesford(线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 吴婷婷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信息所主任 王泽平
▲ 慧诺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 韩志国
▲北京天丰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 邢鸿雁
▲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 岳震
▲北京爱科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数字育种业务负责人 郭仁峻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研究所副所长 赵丽清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耕作室主任 杨薇
▲青岛普兰泰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国莹
▲酒泉奥凯种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贾莉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 王永维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种业装备部部门主任 罗斌
分论坛10:
经济作物与园艺作物论坛
经济作物与园艺作物论坛由内蒙古农业大学联合主办,内蒙古种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心)协办。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齐景伟致辞。山东登海道吉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伟,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院长彭军主持。11位经济作物与园艺作物相关的科学家围绕棉花、果树、蔬菜、油菜、谷子、花生等作物育种技术作专题分享和探讨。
▲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齐景伟致辞
▲山东登海道吉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伟主持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院长彭军主持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副所长 马雄风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 郭金丽
▲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所长 王勤南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书记 温常龙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所长 黄桃翠
▲山西农业大学研究员、山西省后稷实验室执行主任 姜亮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龙荣华
▲山东农业大学二级教授 刘风珍
▲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果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 高源
▲塔里木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郭伟锋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 马卫
分论坛11:
中国-CIMMYT与南南合作论坛
论坛聚集南南合作主题,旨在深化中国与CIMMYT及非洲、南亚国家在作物育种与生产领域的合作。CIMMYT中国办事处联合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CIMMYT杰出科学家,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何中虎担任论坛主席并主持,4位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围绕玉米小麦育种、粮食生产、食品加工等话题进行了主题演讲,联合国国际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政策研究主管贾焰博士联合主持并作报告。
▲CIMMYT中国办事处首席代表何中虎主持
▲CIMMYT国际小麦项目荣誉主任 Hans-Joachim Braun
▲巴基斯坦小麦研究所所长 Javed Ahmad
▲CIMMYT杰出科学家、亚洲区域总监 B.M.Prasanna
▲中国-巴基斯坦-CIMMYT小麦分子育种国际联合实验室巴方首席科学家 Awais Rasheed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中国办公室政策研究主管 贾焰主持并作报告
分论坛12: 青年科学家论坛
青年科学家是国家科技事业的中坚力量,是跨领域跨专业融合与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本次青年科学家论坛由拜耳(中国)有限公司赞助。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郑文新和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王道文主持,来自各科研院所推荐的15位优秀青年科学家就种业发展作报告分享。
▲新疆农业大学副校长 郑文新主持
▲河南农业大学学术副校长 王道文主持
▲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主任,教授 陈向东
▲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斌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方磊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昆虫中心研究员 张勇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周硕
▲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农业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魏珣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杨作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徐淑兔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郭树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张森磊
▲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葛谦
▲北京农学院植科学院副教授 刘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副教授 孟玉玲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超级稻中心助理研究员 龙伟雄
▲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 徐忠山
03
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
1月8-10日
大会同期举办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博览会吸引了爱翱生物、瑞孚迪、舜丰生物、未米生物、托普云农等80余家种业产业链相关单位参展。优良作物新品种,基因编辑、测序、分析系统,植物表型平台,种业知识产权,时空组学技术,全自动分液及封膜设备,种子检验检测仪器等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集中亮相,为种业科技成果的推广搭建桥梁,助力种业发展新生态。
04
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国际种业科学家南繁行
2025年1月11日
1月11日,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国际种业科学家南繁行活动圆满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三亚国际种业科创中心、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国际人才交流综合服务中心联合主办,获得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中共三亚市委组织部、三亚市科学技术协会、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的大力支持。
活动共吸引来自美国、德国、荷兰、俄罗斯、匈牙利、日本、伊朗、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36名外籍专家参与。期间先后到访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产业促进中心、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调研,并围绕“南繁硅谷”的建设规划、种业前沿科技发展动态以及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创新建设等主题开展深入交流,探讨跨区域合作机制。
05
其他活动
2025年1月7-10日
1月7日晚,国际合作与需求研讨会在大王棕酒店会议室进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致辞,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技转分会副会长张孟玉主持。30余名中外机构和企业代表出席,交流探讨合作方向和具体合作业务。
谢华安院士表示,研讨会的举办,既可以为双方今后的商业化合作建立长期的关系,同时通过这种交流,能为种业的创新成果产业化提供一个有效的平台,更好的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技术、产品或服务,实现其价值,推动产业发展,这对激励科学家持续创新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
1月8日晚,由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赞助的“国缘之夜一一招待晚宴 ”在会议中心一楼盛大举行,晚宴现场精心布置了70桌桌餐,吸引了近千名参会代表参与。席间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多轮抽奖环节将现场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
翟虎渠教授发言
赞助方:江苏今世缘酒业股份
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李维群发言
▲1月9日晚,崖州湾招商推介会举行
06
媒体报道
07
精彩瞬间
✦✦
✦✦
小结
2025年1月8-10日 · 三亚
截至目前,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已成功举办四届,会议得到了当地政府、国内外种业科研机构、头部企业等多方的支持和赞誉,业已发展成为中国种业科技领域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性交流合作平台。
本届会议以“聚焦全球种业发展,激发中国种业创新活力”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30多位中外种业相关院士参加,36位国际嘉宾出席,60余名涉农大学校长、省级以上科研院所主要负责人参加。大会设置多场前序论坛、分论坛,主题涵盖稻麦、玉米、大豆、经济作物、水产、生猪等多个种业领域,以及生物育种技术、智能育种、种业装备等前沿技术方向,带来主题报告分享170余场,参会代表超2000人。
风帆已张满,奋进正当时。作为主办方,我会将以本届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为新起点,汇聚多方力量携手并肩、砥砺前行,继续打造“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我国种业发展。在此,向支持本次大会的各单位、特邀嘉宾及参会代表表示感谢!期待第五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与大家再相聚,携手续写种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