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德源硒科技
10月18日,第九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院士说硒”科普大讲堂暨2024东湖论坛公众科普活动举行。多位在硒研究领域享有盛誉的国际国内知名院士、学者聚焦硒与健康、环境、技术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瞻观点展开学术交流。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世界著名免疫学家、医药研发专家 查尔斯·雷伊·麦凯查尔斯·雷伊·麦凯于1987年获得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博士学位,2009年当选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2017年受聘为山东省科学院特聘首席专家。主要从事基础免疫学研究及针对免疫系统相关疾病的创新药物研发,在基础免疫学研究和治疗产品开发转化等领域造诣深厚。第九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期间,恩施日报记者就硒与人体免疫力的关系、硒资源开发的市场潜力等内容对查尔斯·雷伊·麦凯进行专访。“从免疫学的角度,饮食与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查尔斯·雷伊·麦凯介绍,10多年前,人们并不知道饮食会对免疫系统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而现在已经发现肠道菌群能产生与作用于免疫细胞的代谢产物。查尔斯·雷伊·麦凯表示,研究证明免疫系统完全依赖于人们的日常饮食,而饮食的代谢产物对免疫系统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因此,通过纠正不良饮食,拥有健康的饮食和健康的肠道菌群,将会显著降低一些疾病的发病率。“我认为,这是医学研究中最热门的领域之一,即饮食如何影响免疫系统、疾病以及肠道菌群,它将使我们在科学和医学上取得巨大进步。”查尔斯·雷伊·麦凯说。据了解,健康饮食能让人们拥有健康的肠道菌群,产生正确的代谢产物,与免疫系统产生良好的相互作用,从而预防一些疾病发生。查尔斯·雷伊·麦凯介绍,他们在小鼠的研究模型中发现,健康饮食有着神奇的效果,其中的原理是通过健康饮食的代谢产物与免疫细胞上的某些受体结合,对肠道菌群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带来巨大的健康益处。“我们可以在小鼠中预防一些疾病,那么也可以在人类身上预防这些疾病。”硒研究中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呢?查尔斯·雷伊·麦凯介绍,硒的情况与他过去通过膳食纤维饮食所做的研究非常相似。第一步是小鼠研究。小鼠有阿尔茨海默病、哮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模型,一旦在小鼠模型层面取得好的干预效果,就能证明产品是安全的。过了这一关,下一步就要在人类身上证明其有效,这要困难得多、复杂得多,也昂贵得多。研究人员通常很难跨出这一步,因为要进行这些试验,需要资金,还需要专业知识,但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针对恩施州目前正在推动以硒为特色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查尔斯·雷伊·麦凯说:“恩施是世界硒都,如果能将硒资源开发成为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产品,那将非常棒,市场潜力非常巨大。——专访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AAHMS)院士 余迪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AAHMS)院士 余 迪 余迪是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AAHMS)院士、澳大利亚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委员会(NHMRC)领军学者、昆士兰大学儿科免疫疗治疗讲席教授兼伊恩·弗雷泽儿童免疫疗研究中心主任、昆士兰大学免疫学教授兼系统与转化免疫学实验室主任。聚焦于T细胞功能亚群,并通过设计创新的免疫通路靶向治疗,推进临床试验,以应对自身免疫、感染和癌症等免疫相关疾病。第九届世界硒都(恩施)硒产品博览交易会期间,恩施日报记者就硒对人的作用及原理、硒的未来研究等内容对余迪进行专访。余迪介绍,硒作为一种微量元素有其特殊作用。过去5年,全世界的研究机构做出的顶级的关于硒的具体研究表明,硒与人体生理和疾病有重要关系。比如,硒和出血性中风、老年性神经降解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都有关系;与肠道炎症,甚至跟新冠疫苗的效果都有关系。硒究竟是怎么样发挥作用来调控人体健康的呢?作为免疫学家,余迪关于硒对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研究成果,能进一步提高我们补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确性。免疫系统非常复杂,它一方面要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外来病源的攻袭,另一方面要维持体内的稳态,让我们体内没有异常细胞的产生,比如肿瘤,使我们体内尽量能维持一种平衡的状态,没有过度的炎症。新冠病毒流行的这几年,人体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维护方式就是通过注射疫苗,让人们的机体产生很好的免疫保护力。新冠病毒对一些已经有健康缺陷,比如说老年人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的人群可能有更大的危害风险。这类人群的免疫系统实际上处于较为低下的状态,即使注射了疫苗,他们的免疫保护力也不能完全跟正常人一样。通过与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联合开展的临床研究验证,通过补硒能够让正常人注射疫苗后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帮助体内更好地产生保护性抗体。一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注射疫苗后补硒,能否让免疫细胞的功能增强值得进一步研究。硒到底是怎样作用于免疫系统的呢?余迪介绍,现有的比较重要的研究基本上都支持硒是通过硒蛋白发挥作用的。硒通过硒蛋白使人们的免疫细胞能够存活时间更长、更好地发挥功能,从而支持人体内产生更多的保护性抗体。他希望逐步通过临床研究,并与企业开展合作,让人们科学合理补硒。硒通过饮食摄入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但是科学界对硒还在进一步认识过程中。恩施是世界硒都,对全世界硒的研究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其他国家制定的硒的摄入标准的很多科学依据都来自对恩施人群的研究。目前,美国、澳大利亚、丹麦、瑞典等国家都有硒产品,这些硒产品与国内的硒产品没有本质性差异。但是,什么样的人群更需要补硒?在什么样的状态下补硒?是在疾病的初期预防补硒更重要,还是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起治疗作用?在预防状态下和治疗状态下用多少剂量还需要深入研究。余迪介绍,他与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等机构展开了长期合作,希望通过临床实验的方式去证明补硒的效应,进而指导硒产品生产和硒产业发展。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美国发明院院士、国际人类和动物微量元素(TEMA)学会主席 雷新根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慎重选择适合富硒的作物,这需要找到科学依据。不能仅仅关注提高硒的含量,更要深入研究富硒生物活性的化学形式,确定哪种硒的形式对人体健康最为有益和有效。同时,可以共同开发除硒以外的其他营养元素,如锌、铁等生物核心物质,提高富硒产品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而非单一的富硒产品。在富硒产业发展中,硒与重金属富集的问题不可忽视。一方面要正视问题,不能回避;另一方面要找到科学的方法加以解决。例如,在与院士们的交流中发现,已经找到了控制硒和其他重金属富集的基因,通过基因编辑可以使植物只富硒,减少聚集其他重金属元素的机会。谈到中国人群富硒的标准化和精准化问题,专家认为,随着人群食物结构的变化,需要更精准地了解人群硒的生物学状态。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测定,确定哪些人群缺硒、哪些人群硒充足、哪些人群硒含量较高,避免盲目补硒。因为无论是大量还是少量的硒过量,都对人体健康存在危害和风险,所以应精准补硒。南京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可以通过测定尿液中的硒糖含量来评定人体中硒的状态,希望恩施各界能够关注这一成果,开发出类似的方法或产品,使富硒和补硒真正有益于人类健康,减少风险,提高健康价值。恩施在富硒产业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全民对硒的认识较高,硒产业比较齐全。恩施现在应开发出具有科学性、现代技术和现代理念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产品,真正走在富硒产业的前列。
今年大会的主题是“向新而行·硒望无限”,这一主题揭示出硒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硒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在欧洲和非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仍有众多地区硒资源匮乏。这一现状既为我们的硒产业带来了挑战,更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推动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科普宣传。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硒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硒产品的需求和热情。其次,要在经济发达但硒资源贫乏的地区,通过精准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认识到硒对健康的重要性,推动硒产品的普及和应用。第三,要通过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硒产品品牌,提升硒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第四,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激发恩施的硒资源优势,促进硒产业集聚发展,特别是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推动硒产业快速发展。第五,要将科技创新与硒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从论文导向型转变为以硒产业发展需要为导向,推动硒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第六,要充分利用恩施的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打造农旅、文旅与硒产业高度融合的综合发展模式,谋划富硒康养,推动硒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第七,要通过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推动硒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共同打造硒产业生态圈。最后,要通过制订和执行有力的政策措施,将硒资源转化为硒产业,服务人民的健康需求,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当前是重视食物品质功能,追求食物多样化,满足各类营养素需求的“吃得健康”新阶段,需要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满足国民营养健康水平不断提升的需求。森林是天然的“粮库”,森林食物具有绿色、生态、优质等显著特征,可供开发的木本粮食树种有100多种,90多个树种果实内淀粉含量在20%以上;木本油料树种200多种,其中含油量在50%以上的有50多种;森林药材植物达5000余种,其中木本药用植物有300余种;可供食用的森林昆虫食品资源有300多种。高质量增加森林食物供给——生态产品生产,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机制的重要抓手。通过数据分析,我发现恩施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拥有超聚硒植物堇叶碎米荠、超聚硒酵母、特色聚硒植物青钱柳等适宜不同产品开发需求的品种。恩施有全球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独立硒矿床。恩施具有构建富硒多元生态产品供给体系的天然优势。从森林生态产品多元角度出发,恩施做好硒文章的同时要把本地资源底数摸清楚,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发展林业生态产业,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综合考虑自然资源条件和资金、市场、技术等因素,优化产业布局,注重富硒特色发展,坚持产业绿色化、产品精品化、加工高值化,提升服务质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专项任务总规划师、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 蔡 澎
2018年以来,恩施州委、州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原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通过合作酝酿、实地调研、严谨论证,于2019年展开战略合作,启动恩施州科技计划研究与开发项目“硒与健康”专项研究。
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牵头,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共同承担,三家单位共有10个团队、累计70余人参与项目研究。经过项目团队的系统谋划、精心组织、精准发力、协同攻关、稳步推进,目前已实施17个课题研究。
“硒与健康”专项研究包括硒化合物X对若干癌症的抑制调控作用研究、硒补充对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发生发展的作用、硒化合物对肝肾纤维化及高尿酸导致肾炎症和纤维化的影响和机制、硒干预显著缓解镉暴露引起的肝肾综合征、硒和硒蛋白对血管内皮损伤修复和衰老的作用机制研究、硒代氨基酸对照品及衍生物合成工艺的研发、硒摄入风险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富硒产品中硒代氨基酸、硒蛋白的分析、硒与健康的科技情报研究等方面。
研究发现,硒和硒蛋白在血管内皮损伤修复中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斑马鱼心脏发育缺陷模型的心包水肿等。所以,含硒物质如硒蛋白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和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硒在脑肠轴中的抗抑郁作用研究、硒对视力保护的作用、硒对骨骼肌肉损伤修复及分化的影响及具体机制探索、硒化合物的抗肿瘤效果持续研究、硒对临床疾病诱导的肝肾综合征的影响及机制、补硒对肝肾等组织纤维化的防治功效及其转化应用等是未来研究方向。
来源:恩施新闻网